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2015雜感





2015.12.31

2015悄悄過去了,隔天放假就照慣例打開電視看跨年,轉到台北101跨年晚會,終於快要倒數了,市長也來高歌一曲,不過柯P唱歌實在是......,完全不在節拍上,我忍不住轉台了。

-

2015.11.30

前幾天看新聞,台北飯店推出看看101煙火的景觀房,要價一晚台幣88萬,跨年當天已經被訂走了,這.......花88萬只能住一晚阿,這價錢都可以來高雄買房子付頭期款了!!

床頭櫃上累積的書愈來愈多了,偏偏都看不完,大多只看前面幾章,然後又買新的,又看了前面幾章,無限循環,於是書愈疊愈高。

-

2015.11.8

馬習會的歷史之握。

就如同馬英九過去大部份政策一樣,有著非常美麗的外衣,崇高的歷史使命,遠大的理想抱負,可是實質內容上攤開來一看發現,原來連屁都不是。

你想見我啊,我這不是來了嗎?

基本上台灣的現狀就是這樣,想辦法要在美國和中國的夾縫中求生存,國際關係就是利益至上應該不難理解,馬英九總統應該想辦法把台灣變強大,厚植台灣實力,不管技術、產業、或者任何一方面都是,如果連試都不試,那怎麼會知道自己到底做不做得到?

-

2015.10.18

說再見的康熙來了。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自然也沒有永不結束的電視節目,新聞有時候真的很愛誇大其辭,莫名其妙的台灣文化滅亡論,大概就和趙少康當年選市長喊「中華民國要滅亡了!」差不多,除了嚇人恐嚇危言聳聽外毫無意義。

不過從電視、偶像劇、音樂、言情小說,沒錢沒人沒創意,逐漸枯死的娛樂文化。

-

2015.9.9

今天才發現原來blogger會吃留言,把留言全都弄出來了。
抱歉啦留言的各位,讓留言消失這麼久。


-

2015.9.4

關於抄襲,之前陸陸續續聽到了一些曾經喜愛過的原創作者或言情作者抄襲的消息。

讓人想起當年打假球的中華職棒,當球迷了解所有熱血都只是一場賭局時,讓所謂的熱愛似乎也變成笑話一場。同理可證,當所喜愛的文原來不過是一篇抄襲剪貼簿時,所有的感動喜愛似乎也一文不值。

致所有抄襲者,希望你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

2015.7.27
律師陳長文今投書《中國時報》,質疑蔡英文一旦當選總統,仍容許這樣的行為嗎?「我們不妨模擬一個場景,蔡英文在2016年5月20日發表就職演說後,一群高中生衝進了總統府、搗毀總統辦公室,抗議民進黨宣布將國民黨執政時的課綱撤廢。」  
看到這種說法火氣就上來,這種不論事件前因後果,就抓著行為一直說嘴真是讓人厭惡至極,除了耍嘴皮子還會做什麼?對於解決跟本問題有任何具體策略或方法嗎?從太陽花學運以來國民黨就是一直是這個論調,強調違法違法違法,正所謂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如果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國泰民安,鬼才願意當乞丐...

為什麼教育部對於抗議的訴求一句無能為力就推的一乾二淨,難道這就是我們的教育部嗎?KMT最愛這種抽換概念的解套方法來合理化行為,也來有樣學樣,不要說教育部了,試想如果今天家長不滿學校,高舉抗議標誌包圍學校,從會有哪一位「校長」會就這樣子拖著不處理嗎?根本不用到聚眾抗議,只要一通電話,長官們就會開始關切,期盼事情兩造雙方圓滿落幕,偏偏教育部,中華民國的教育總指揮卻是這樣處理事情裝死,不理,等到家長衝進校長室時,報警把這些人通通用現行犯抓起來。

好一招請君入甕!受教了!

-

2015.7.8

原文如右連結〈陸網路文創夯 台何以笙簫默?〉,有興趣者可點。

某天在FB上亂逛時跳出來的推薦連結,順手就點了,是中時網路論壇上的一篇文章,看到當下很想寫些什麼,不過看了一下是旺中報系出來的,順便google了一下作者的其他文章,會有這種看法和立場根本一點也不意外,一貫以來的中國崛起式論調,根本多說無益,可是又很不甘心,平平都是言情小說,難道中國的就是寶?台灣的就是草?然後下面回應根本牛頭不對馬嘴,從創造力扯到教育制度,順便批評了一下學生的文史程度及政治狂熱,拜讀完原文及回應,作為一個看了台灣言情近二十年的讀者只覺得荒謬至極。

-

2015.5.28

這幾年言小實在是不景氣,讀者流失很多,然而作者流失更快啊!最近看言小,常看見作者有感而發地感謝讀者一路以來的陪伴,謝謝讀者還願意閱讀,其實讀者又何嘗不是如此,謝謝作者還願意創作。

沒想到橙諾也要暫時停筆了,又見證了一位作者的開始和暫時結束,以前總覺得好可惜!出社會以後漸漸了解到,要對某個職業堅持許久卻毫不倦怠有多困難,有些時候不光只是「夢想」這麼簡單,起碼個人無法做到完全不考慮其他外在因素,所以最後也只能給予祝福了。

每當此時,就會想起蘇軾那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2015.5.17

今天吃飯時翻了一下雜誌《典藏今藝術4月號》,至於為啥會選這本雜誌,因為封面有鹿,感覺有點哀傷迷離的鹿,所以就把這本雜誌打開來看了。

其中有一篇是訪問中國當代水墨畫家秦艾這幾年的創作心路歷程,秦艾提到年輕時作品批判性比較強,賦予藝術更多期待,期待透過藝術呈現、批判甚至改變不公義的社會,可是隨著年齡愈來愈大,發現自己居然也慢慢成為了當初自己所批判的那種人,再走現實批判路線似乎毫無意義,於是開始了另一條動物融合西方繪畫空間感的水墨創作之路。

藝術為何要承擔這麼多?藝術能夠承載、賦予這麼多嗎?何必還需要額外給予這些現實的、批判的、企圖改變的,藝術所追求的為何不能僅僅就只是藝術自己本身?於是秦艾在創作時花了很多時間去細細刻畫描繪動物。

讀完了雜誌,就在想關於創作到底是要一成不變還是求新求變?然而這好像也沒啥標準答案。

-

2015.3.29

"There's trying to run your own company," D'Antoni says, grinning.
"But you've gotta be employed too."
- D'Antoni-
翻譯
 「那是你想要如何管理你的公司」他微笑
「前提是你要先被雇用」
-摘錄自ptt 譯者:akainorei-

-

2015.3.23

前一陣子慈濟的新聞好夯,讓人想起以前看《西遊記》裡的其中一段,關於黑熊精的故事。

黑熊精一心向佛,虔誠無比,早中晚課從不懈怠,有信服黑熊精的追隨者,卻也有不少信徒是黑熊精用妖法迷惑來的,因為黑熊精相信,只要讓更多人信佛,自己的功德就愈大,就能夠愈快成佛。

某天唐僧師徒在取經路途中,來到了黑熊精的地盤,黑熊精看著唐僧那件菩薩送的袈裟起了歹念,「如果我擁有這件菩薩送的美麗袈裟,我一定能更快成佛的!」於是起了惡念,千方百計不惜害人,就是要把這件袈裟搶到手,黑熊精信誓旦旦的說:「我就是為了成佛!誰能攔我!」

不過故事結局,黑熊精被孫悟空修理得妥妥貼貼,最後折服於唐僧座下,聽過唐三藏講道,才了解了真正的「成佛之道」。

明朝時的故事,情節放到現今來說卻依然歷歷在目,真奇妙。說實話,黑熊精在西遊記裡的一堆要妖怪算得上是善良,也的確有做些好事,可是也因為某種「執念」,讓一切行為愈發走火入魔起來,不過西遊記裡有孫悟空有唐僧,那現實世界呢?柯P「錢是魔戒」的比喻,放在任何領域似乎都適用啊

-

2015.3.10

聯開宅神邏輯,抗議台北市政府社會住宅選在我家大樓,如果你家的房子被當成社會住宅,你能接受嗎?

好吧,我一直很疑惑,是因為這樣的「承租住戶」會拉低居住品質?可是這兩者又有何必然關係?比較有錢,水準就會比較高嗎?難道我嫌我家對門窮,就要把他們趕出這住宅?這樣對嗎?這不就赤裸裸的歧視,新聞居然也沒第一時間批判,還幫忙宣傳,柯文哲一句「進口」說可以五台新聞頻道不停SNG放送,對於這種莫名的歧視,新聞媒體卻視而不見,是什麼道理?

*

最近在中國原創作者的微薄上看到一則分享轉發,是中國一般普通旅客到香港購買水貨時被數名青少年圍毆。大概看了一下轉發留言,目前看到就幾種評論「香港年輕人的程度什麼時候變成這樣子了?」、「誰稀罕!大不了以後不去了」、「我高中同學自從去香港後,就全都替香港人說話了,根本忘記自己是中國人」、「年輕人最好煽動了要小心」。

記得那時候在ptt看過chenglap的文章,提到過香港雨傘革命之後的預測,現在看來似乎正走在預言的道路上。

香港年輕人什麼時候變成這樣子了呢?這真是個好問題,畢竟十年前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時,社會氣氛完全不是這個樣子啊!是什麼改變了香港?如果真有誠意「解決問題」站在對立面上一味的指責別人並沒有辦法帶來真正的改變,找出問題的癥結想辦法化解才是根本辦法。香港不像台灣還可以用選票「發洩」一下不滿,城市的怨氣找不到出口,有玩過模擬城市的大概就知道,下場就是暴動連連,擋也檔不住。

2 則留言:

  1. 沒錯,明明社會住宅所衍發的爭議,還順帶曝露既得利益者的嘴臉,這麼多點可以做新聞探討,偏偏「進口說」不斷擴大,一堆人說要尊重外佩,但在爭取外配工作權上有看到這些人義正詞嚴嗎?TVBS某政論節目幾乎是逢柯必貶,每天都在罵柯文哲,這次進口說又讓他們見獵心喜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真的是"見獵心喜"不過一個禮拜過去,"進口說"話題好像已經"燒完了",燒完了,就沒有了,真正的問題繼續視而不見,然後繼續等待下一刻柯文哲"凸槌失言"時。

      所謂的"新聞媒體"有時候真的讓人很無言。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