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自己還很多書沒有紀錄,最近有空,清書架中,差點忘記這本。
乃里子三部曲最後一集,乃里子厭倦了被當金絲雀豢養的日子,穿著最奢華的衣服;用著最高級的肥皂;住著最華美的大廈,一部分的自我卻逐漸死去,於是她體會到唯有離婚才是正解。這集大略從乃里子離婚後的生活開始,重拾創作,重建朋友圈,經歷了暗戀、結婚、離婚,徹底領悟了單身的自由自在,卻也在書末體會到像她一樣單身的朋友,一個人孤獨離世的寂寞,故事在這裡接近尾聲了。
非常非常細緻的情緒描寫,但是卻又不黏膩,有的作品濃濃的感情會壓的人喘不過氣,或許是乃里子的灑脫,讓書讀來意外的瀟灑俐落,另外被書裡的輕井澤描述打動了,青翠美麗的輕井澤。
2017年7月24日 星期一
2016年12月3日 星期六
《私人生活》田邊聖子
乃里子三部曲第二部,一直暗戀的五郎和人結婚了,高富帥二代阿剛和乃里子求婚,因為和阿剛相處愉快,於是乃里子答應了阿剛的求婚,成為了大財閥長子的媳婦,真正的貴婦,不愁吃穿,過去熟悉的事業漸漸放手,過起了貴婦買東西不眨眼的生活。
對乃里子婚後的交友界線不怎麼苟同,太自由親暱了,不過因為阿剛也是半斤八兩,身為集團社長,去酒店交際應酬,帶女伴出門遊玩似乎也是日常,對此也只能無言以對。
不過個人認為二部曲裡寫得最好的其實是乃里子的內心轉折,乃里子在婚姻生活因為對一個人的了解所產生的細緻心理變化,有時候和人認識久了,了解到一定程度,仔細觀察體會就可以發現人的模式,從具體的喜歡吃什麼?討厭什麼?一直到如何安撫對方情緒和避免情緒間的衝突,面對衝突,或許選擇退讓;或許選擇妥協;或許選擇直接面對,乃里子因為愛情過往的愉快所以退讓妥協,一直到無法忍受的那天衝突爆發。
或許很多事情都有盡頭,以前明明可以接受並且覺得愉快,但因為某些小事情的累積,終究分道揚鑣。
居然把書名寫錯那麼久,其實這本是《私人生活》不是壓扁草莓(倒地)
對乃里子婚後的交友界線不怎麼苟同,太自由親暱了,不過因為阿剛也是半斤八兩,身為集團社長,去酒店交際應酬,帶女伴出門遊玩似乎也是日常,對此也只能無言以對。
不過個人認為二部曲裡寫得最好的其實是乃里子的內心轉折,乃里子在婚姻生活因為對一個人的了解所產生的細緻心理變化,有時候和人認識久了,了解到一定程度,仔細觀察體會就可以發現人的模式,從具體的喜歡吃什麼?討厭什麼?一直到如何安撫對方情緒和避免情緒間的衝突,面對衝突,或許選擇退讓;或許選擇妥協;或許選擇直接面對,乃里子因為愛情過往的愉快所以退讓妥協,一直到無法忍受的那天衝突爆發。
或許很多事情都有盡頭,以前明明可以接受並且覺得愉快,但因為某些小事情的累積,終究分道揚鑣。
居然把書名寫錯那麼久,其實這本是《私人生活》不是壓扁草莓(倒地)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天使遊戲》卡洛斯.魯依斯.薩豐
詭譎的歌德式風格,神秘房屋,斷手斷腳的詛咒人偶,隱藏於故事深處的神祕敵人,或者?其實沒有敵人,作者文字氣氛渲染夠強,晚上看忍不住發毛,所以我把讓人感覺毛毛的文字跳過去了。
帶著好奇心一頁頁往下看,帶著滿腦疑問闔上書,故事結束了,可是謎題未完,難道是我太愛追根究柢?忍不住想問為什麼,或許有時候就是真的也沒有什麼為甚麼,讀者就只能接受,答案啊答案在茫茫風中。
以下有劇情,慎入
帶著好奇心一頁頁往下看,帶著滿腦疑問闔上書,故事結束了,可是謎題未完,難道是我太愛追根究柢?忍不住想問為什麼,或許有時候就是真的也沒有什麼為甚麼,讀者就只能接受,答案啊答案在茫茫風中。
以下有劇情,慎入
2016年10月23日 星期日
《風之影》卡洛斯.魯依斯.薩豐
2006年出版的書,算一算也是十年前的舊書了,書封及網站上上最多的稱譽是「一打開來就讓人停不下來」、「好久沒看到讓人停不下來的小說了」,或許值得一看?雖然看起來有點厚?反正就試試,果然,故事本身帶有魔力,讓人一進入故事忍不住就想一路讀到結束。
一位作者、一本書、一段過去、數不清的秘密,有人希望醜聞永不被揭發,過去永遠埋葬,偏偏隨著主角悉尼在遺忘書之墓拿到一本胡立安.卡拉斯的《風之影》,過去的一點一滴漸漸被拼湊出來,透過不同角色的口述及手札記錄,胡立安的半生躍然紙上。
這是悉尼的故事,也是胡立安的故事,絲毫不相干的兩人因《風之影》而交會,悉尼抽絲剝繭挖掘過去真相,胡立安也因為純真少年的勇氣而重獲新生,再次執筆。
關於愛情書中有太多的求而不得,我愛你,你愛他,他愛她,胡立安一輩子也等不到潘妮蘿珮,努麗雅縱然等到了胡立安,卻始終在他心外徘徊不得其門而入,就如同米蓋對努麗雅一般,傅梅洛更慘,至始至終就是個心中有缺陷的卑劣變態,不知愛為何物,內心早已被仇恨和嫉妒充滿,相較之下悉尼的感情乾脆許多,雖然和胡立安有某種程度的相似,好險終得幸福,悉尼中那槍和《冬天的惡魔》男主角聖文森有異曲同工之妙。
曾經的大富大貴,名門望族,財富權力都早已在戰爭的摧殘,時代的更替中消失殆盡,故事及愛情卻依然留在某些人心目中歷歷在目,彷若明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不太明白為何導讀中會提到馬奎斯的《百年孤寂》?難道是因為某些劇情有些類似?然而就我自己的閱讀經驗來說,看完薩豐的書,第一個想到的其實是羅曼史作者珍‧安‧克蘭茲,懸疑的氣氛,濃烈的感情,還有裝飾用的警察系統。
不太明白為何導讀中會提到馬奎斯的《百年孤寂》?難道是因為某些劇情有些類似?然而就我自己的閱讀經驗來說,看完薩豐的書,第一個想到的其實是羅曼史作者珍‧安‧克蘭茲,懸疑的氣氛,濃烈的感情,還有裝飾用的警察系統。
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
《讓愛靠過來》田邊聖子
乃里子三部曲之一,1974年的作品,作者是1928年出生的,算一下目前也已經88歲,故事內容放到現今來看依然毫無違和感,果然領先時代,台灣七零年代印象中描寫戀愛的小說,印象中只有苦情,瓊瑤和華嚴,深深愛戀,沉沉磨練,輾轉反側,重感情人物其次,《讓愛靠過來》卻正巧相反,第一人稱視角,用幽默對話塑造人物性格,推進劇情,獨立自主的女主角乃里子和她所遇到的三位男性。
五郎,乃里子從青春期就暗戀的對象,可惜不管乃里子如何暗示,五郎就像塊大木頭般毫無反應,乃里子著急焦慮卻又無計可施,乃里子以為五郎不懂感情,嚮往自由,誰知其實只是沒遇到喜歡的人而已,當五郎遇上美美,不到幾天就告白了,認真的男人行動力很強。
阿剛,富二代,某商社副社長,體格強健,散發自信,瞧不起窮人,主張不管男性還是女性結婚就是要選有錢的,讓自己能過著優渥的生活「向上提升」,和乃里子在性愛方面特別合拍,雖然遊戲人間,但對乃里子卻是真摯率性,不過在得知乃里子和水野先生有關係後,動手打了乃里子。
水野,有婦之夫,中年大叔,有中年大叔的魅力,成熟、穩重、紳士、彬彬有禮,了解女性心思,體貼入微,說話有分寸,事業有成,在阿剛心中評價非常低是愛搞女人的男子,不過在乃里子心中評價頗高,是讓她傾心的魅力熟男。
後續還有續集,首部曲唯一不明白的一點是,既然乃里子那麼喜歡五郎,寧願這樣明示暗示,何不直接問呢?還是,其實乃里子自己也已經猜到答案?
五郎,乃里子從青春期就暗戀的對象,可惜不管乃里子如何暗示,五郎就像塊大木頭般毫無反應,乃里子著急焦慮卻又無計可施,乃里子以為五郎不懂感情,嚮往自由,誰知其實只是沒遇到喜歡的人而已,當五郎遇上美美,不到幾天就告白了,認真的男人行動力很強。
阿剛,富二代,某商社副社長,體格強健,散發自信,瞧不起窮人,主張不管男性還是女性結婚就是要選有錢的,讓自己能過著優渥的生活「向上提升」,和乃里子在性愛方面特別合拍,雖然遊戲人間,但對乃里子卻是真摯率性,不過在得知乃里子和水野先生有關係後,動手打了乃里子。
水野,有婦之夫,中年大叔,有中年大叔的魅力,成熟、穩重、紳士、彬彬有禮,了解女性心思,體貼入微,說話有分寸,事業有成,在阿剛心中評價非常低是愛搞女人的男子,不過在乃里子心中評價頗高,是讓她傾心的魅力熟男。
後續還有續集,首部曲唯一不明白的一點是,既然乃里子那麼喜歡五郎,寧願這樣明示暗示,何不直接問呢?還是,其實乃里子自己也已經猜到答案?
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人依靠什麼而活:托爾斯泰短篇哲理故事》列夫‧托爾斯泰
托爾斯泰的短篇故事,短篇故事大多圍繞著「神」、「信仰」、「愛」,彰顯神,榮耀神,慾望是魔鬼,人的價值不在賺了多少錢,擁有多少土地,過著奢華的生活,而在於心靈的富裕滿足,當人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並盡力愛護、幫助他人,那麼就會感受到神。
整體來說,讀來輕鬆卻又不失哲理,會讓人腦袋活動並思考反思。可惜托爾斯泰的長篇故事都好厚,只能有機會再挑戰了。
整體來說,讀來輕鬆卻又不失哲理,會讓人腦袋活動並思考反思。可惜托爾斯泰的長篇故事都好厚,只能有機會再挑戰了。
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
《阪急電車》有川浩
一台電車上搭載了多少人,就承載了多少段不同的人生。
個人是因為書腰上面那段話所以引起了看書的慾望,以前坐火車望著窗外一格格的窗戶,也閃過同樣的念頭,每個窗戶裡裝著不同家庭,我坐在車上前進,其他人在窗戶內活動,同樣的時間,不同的人生。
然後回到書上,一直覺得接觸過的日本作品,總是有種奇妙的溫柔感,《阪急電車》也是給人這種感覺。最新奇有趣的一點就是,作者利用一列電車,旅客上上下下,多視角多主體的轉換,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卻也都是別人生命的過客,用這種多角度的描寫方式,讀起來頗富趣味。
再來故事中對角色心理狀態的描寫十分細微,一列電車;數種狀況;N種想法,對讀者來說來說,也算是閱讀了一場電車紀實,在日本的電車上,大家都在想什麼呢?
個人是因為書腰上面那段話所以引起了看書的慾望,以前坐火車望著窗外一格格的窗戶,也閃過同樣的念頭,每個窗戶裡裝著不同家庭,我坐在車上前進,其他人在窗戶內活動,同樣的時間,不同的人生。
然後回到書上,一直覺得接觸過的日本作品,總是有種奇妙的溫柔感,《阪急電車》也是給人這種感覺。最新奇有趣的一點就是,作者利用一列電車,旅客上上下下,多視角多主體的轉換,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卻也都是別人生命的過客,用這種多角度的描寫方式,讀起來頗富趣味。
再來故事中對角色心理狀態的描寫十分細微,一列電車;數種狀況;N種想法,對讀者來說來說,也算是閱讀了一場電車紀實,在日本的電車上,大家都在想什麼呢?
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
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
《徘徊》蝴蝶
這還真難分類,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言小,也不那麼像原創,就先tag閱讀好了。
陳徘徊,南陳家十七女,才貌出眾,嫁與懷安侯為妻,誰知成親不到三年,丈夫卻被公主看上,於是皇后賜陳徘徊鴆酒一杯,陳徘徊乾脆喝下俐落死去,誰知要下葬時天雷震震,陳徘徊死而復活,被父兄接回南邊靜養,一晃數年過去,從鬼門關走一遭的陳徘徊再次踏上京城這塊土地。
創作背景作者後記有大略說明,因為看了不少復仇文,對於某些劇情或設定不能苟同,於是興起「閃開,讓專業來!」的念頭。
這文表面上是復仇文,就看女主角如何兵不血刃、借力使力的報復前夫和公主,復仇到讓仇人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睚眥必報;忍無可忍就無需再忍。只是這算是最強的復仇嗎?我不知道。
不過文章骨子裡卻充滿了某種救世情懷,透過墨家、法家來營造安居樂業,百姓人人有飯吃得圓滿世界,上醫醫國,莫約如此吧!
陳徘徊,南陳家十七女,才貌出眾,嫁與懷安侯為妻,誰知成親不到三年,丈夫卻被公主看上,於是皇后賜陳徘徊鴆酒一杯,陳徘徊乾脆喝下俐落死去,誰知要下葬時天雷震震,陳徘徊死而復活,被父兄接回南邊靜養,一晃數年過去,從鬼門關走一遭的陳徘徊再次踏上京城這塊土地。
創作背景作者後記有大略說明,因為看了不少復仇文,對於某些劇情或設定不能苟同,於是興起「閃開,讓專業來!」的念頭。
這文表面上是復仇文,就看女主角如何兵不血刃、借力使力的報復前夫和公主,復仇到讓仇人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睚眥必報;忍無可忍就無需再忍。只是這算是最強的復仇嗎?我不知道。
不過文章骨子裡卻充滿了某種救世情懷,透過墨家、法家來營造安居樂業,百姓人人有飯吃得圓滿世界,上醫醫國,莫約如此吧!
2014年9月13日 星期六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
《望日》蝴蝶
蝴蝶的網遊故事,從曼珠沙華 、瓊曇剎那 、地獄之歌、墮落聖徒行歌、一直到這本望日,這樣一路看下來,雖然我沒玩過WOW,倒也看得津津有味。
病弱的肉身,平常的人生,堅強的意志、快意恩仇的殺謬、無欲則剛的曠達,大抵上是蝴蝶網作品給我的感覺,真要說感應倉的發明造福了什麼?我想就是讓這種瀕死狀態的人,以另一種精神模式在遊戲中繼續生存下去吧。
話說回來,平常要上班,還要玩這麼耗腦力的網遊,主角怎麼都不覺得累啊~_~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藍與黑》王藍
說到大時代讓我想以前學校開出的書單上 小說類的推薦前一還二名─王藍的《藍與黑》。那時候很好奇究竟是怎樣的小說?這麼推薦?可是讀完後卻覺得 或許就是贏在那個大時代背景吧?(小說從對日抗戰寫到國共內戰)
不然抽掉那個背景 其實男女主角間 我是覺得其實還蠻偏向言情小說的,算是烽火時代下的兒女情長。
《藍與黑》裡面可以「非常深刻」的感受到主角們的那種愛國情懷,不是那種喊句口號 象徵形式 有種發自主角內心的熱血,可是老實說《藍與黑》言情部分我反而比較能理解,剩下的部分都一直呈現驚訝貌!!!
有種高中念三民主義的不真實感受。
不然抽掉那個背景 其實男女主角間 我是覺得其實還蠻偏向言情小說的,算是烽火時代下的兒女情長。
《藍與黑》裡面可以「非常深刻」的感受到主角們的那種愛國情懷,不是那種喊句口號 象徵形式 有種發自主角內心的熱血,可是老實說《藍與黑》言情部分我反而比較能理解,剩下的部分都一直呈現驚訝貌!!!
有種高中念三民主義的不真實感受。
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說不完的故事》麥克.安迪
某天很想看奇幻類的小說,於是跑去PTT奇幻板看了一下推薦書單,剛好看到有人推薦─麥克‧安迪這作者,書上介紹標榜「青少年文學作家」,看了之後有點猶豫,畢竟已經離「青少年」也有一大段距離了,萬一口味不合怎麼辦? 不過精彩的故事是沒有年齡限制的。
在圖書館大概找到三本《說不完的故事》、《火車頭大旅行》、《十三個海盜》,《說不完的故事》好像還蠻有名的,因為有改編成電影《大魔域》,不過我倒是連電影都沒看過就是。
而和另外兩個故事比起來《說不完的故事》算是調性比較沉的一個故事,不管是劇情還是角色,和一般印象中的正面、善良、熱血有點不同,《說不完的故事》寫了主角的自私、恐懼、背叛。
另外《說不完的故事》還有一個蠻有趣的設計,把故事走到中間把的"讀書人「拉進去故事」當了主角,雖然好像也沒多特別,應該很多故事都用過,不過在閱讀過程中,算是個蠻新鮮的體驗,因為我沒想到小男孩進去之後居然會變成那樣。
2013.7.31補記:出版社要出典藏版了,好想買,可是最近好窮啊(淚奔)
在圖書館大概找到三本《說不完的故事》、《火車頭大旅行》、《十三個海盜》,《說不完的故事》好像還蠻有名的,因為有改編成電影《大魔域》,不過我倒是連電影都沒看過就是。
而和另外兩個故事比起來《說不完的故事》算是調性比較沉的一個故事,不管是劇情還是角色,和一般印象中的正面、善良、熱血有點不同,《說不完的故事》寫了主角的自私、恐懼、背叛。
另外《說不完的故事》還有一個蠻有趣的設計,把故事走到中間把的"讀書人「拉進去故事」當了主角,雖然好像也沒多特別,應該很多故事都用過,不過在閱讀過程中,算是個蠻新鮮的體驗,因為我沒想到小男孩進去之後居然會變成那樣。
2013.7.31補記:出版社要出典藏版了,好想買,可是最近好窮啊(淚奔)
《火車頭大旅行》《十三個海盜》麥克.安迪
《火車頭大旅行》、《十三個海盜》這兩個是同一個主角的續集故事,這兩個故事算是麥克安迪比較早期的作品,其實比較像一般的「冒險故事」,主角也是比較常見的善良正直,如果要談故事深度可能比不上《說不完的故事》,可是我還蠻喜歡這兩個故事的,有種想像力任意奔馳的快感。
一些沒想過的奇妙名字、奇妙畫面都出現在故事裡,完全的不合邏輯不合常理,可是就是覺得這些不合理真好玩。感覺像在小朋友童言童語中的畫面,神奇的組成了這個故事。比較可惜的是故事有點長和複雜,不然真的是個很讚的床邊故事,可以說給小朋友聽。
另外《默默》也是麥克安迪的作品,不過可惜《默默》我沒看,在圖書館沒借到,不過《默默》在韓劇《我叫金三順》有,因為三順就是念這故事給男主角姪女聽的。XD
然後後來我買了《默默》,可是一直都沒打開來看。orz
一些沒想過的奇妙名字、奇妙畫面都出現在故事裡,完全的不合邏輯不合常理,可是就是覺得這些不合理真好玩。感覺像在小朋友童言童語中的畫面,神奇的組成了這個故事。比較可惜的是故事有點長和複雜,不然真的是個很讚的床邊故事,可以說給小朋友聽。
另外《默默》也是麥克安迪的作品,不過可惜《默默》我沒看,在圖書館沒借到,不過《默默》在韓劇《我叫金三順》有,因為三順就是念這故事給男主角姪女聽的。XD
然後後來我買了《默默》,可是一直都沒打開來看。orz
訂閱:
文章 (Atom)